【CELVE專訪】優化服務管理 提升報廢車企業核心競爭力
2020年河南省關于報廢機動車鼓勵淘汰政策屢屢更新,6月份先后發布了《河南省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工作實施方案》、《河南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為了深入了解報廢機動車市場目前的發展現狀與業務經營中的趨勢變化,中再協報廢車分會(CELVE)秘書長張瑩7月28日邀請到鄭州市中原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輝,針對目前市場進行了交流與溝通。
--鄭州市中原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總經理 馬輝
新冠疫情催生交車便捷模式
受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鄭州報廢車企業基本在5月份才正式恢復到正常收車與拆解業務。截至目前,公司收車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50%。
馬總認為,上半年報廢車企業收車數量銳減的主因是在疫情期間車主和企業無法外出,所以即便有車輛報廢需要,也無法交車和辦理手續。但是受益于企業的業務已發展成熟,在疫情結束之后,公司啟動線上收車,進行信息收集工作,線下預約上門拖車,一站式服務,為車主提供便捷交車,讓車主足不出戶辦理報廢車業務,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以及公司推出的一站式服務,報廢車數量有望在下半年回溫。
新政落地企業全力迎接
馬總表示在2015年之前,全國多數報廢車的拆解模式都是一根氧割槍的工藝,場地建設、廠房建設、以及固廢、危廢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管理。隨著新的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企業開始提升拆解能力,提升環保建設的意識。
面對新政策的利好,中原商已全面調整企業運營思維,更加注重企業的環保設備的完善、拆解工藝的升級。也是希望在《河南省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工作實施方案》、《河南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的工作中,能夠高效、規范的確保完成國三柴油車、農機的全面淘汰報廢工作。
鄭州企業抱團擠垮黃牛
中原商的回收報廢車過程中實現了“一對一”服務,公司直接服務于車主,收車環節確保車主的有效身份及相關證件核驗,并在第一時間內將合理的報廢車殘值轉款給車主,有效杜絕黃牛的“中間人”身份。
黃牛的參與必然會導致同行企業之間的非理性報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惡性競爭,同時也養肥了賺中間差價的黃牛。但是在鄭州市場的四家企業達成共識,對于黃牛采取不提價模式,報價一致,向車主宣傳回收價格,并按車型回收,車主交車,價更高!
另外,黃牛之所以存在,主要也是是因為報廢車企業的基礎業務開展的不夠深入,長期依賴黃牛,作為報廢車企業要打造自己的團隊,開拓自己的業務渠道,通過各種方式宣傳企業,掌控自己的業務命脈,并在同行之間建立信任,形成默契,服務競爭,合理報價,這是鄭州報廢車企業解決本地黃牛的一個有效方法。
深耕細作 擴寬提效
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中原商著眼于夯實企業基礎業務,對拆解后的再生資源深加工項目也做了相應的延伸,比如增加了銅米加工的項目,也開始了對回用件的分類和銷售的布局。在業務管理上,公司通過ERP系統輔助獲得更多的報廢車的信息,以高效的服務完成客戶的收車業務。同時借用平臺,如:頭條、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方式宣傳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的政策,向車主普及正確的報廢流程、正規報廢的重要性等,做好行業的正面宣傳。
此外,中原商目前也考慮在回收APP系統中按車型完善廢舊資源的占比,結合廢舊資源回收價格核算報廢車的殘值,可以科學合理的實現“一車一價”模式。
我們與其糾結新政策帶來的市場變化與競爭壓力,不如思考新政策下,我們企業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提升服務意識,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收車模式,積極的將企業打造成為服務于車主,服務于政府的服務型企業。
建議:嚴把企業新增 確保市場生態
目前據市場反映,部分地區的主管部門對于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資質的申請與新增,持過度開放的態度,因信息傳遞有誤解,市場中普遍理解為只要投資建廠,通過申請達標就可以通過驗收。這樣一來,很快就會形成一個汽車保有量并不集中的市、縣爆增多個報廢車企業,市場必然的惡性競爭將會給企業生存帶來莫大的痛苦與壓力。
因此,希望協會可以呼吁,主管部門應當嚴格按照地區機動車保有量及報廢率,結合現有企業的拆解能力,進行合理的引導與建議,科學增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既能保證行業的有序發展,也會避免市場的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