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 報廢汽車存儲 | 1、稱重后摘取電瓶作業。 2、車輛轉移并存儲。 3、其它需在場地內轉移及存儲的作業活動可參照該項。 | 存儲前摘取電瓶作業 | 報廢車輛場地停放前未摘除電瓶可能會引發火災、燃爆事故 |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31 | 工具使用不當或操作失誤會引起劃傷、電火花擊燙 | 意外傷害 | 3 | 6 | 3 | 54 | 低風險 | |||
32 | 電瓶搬運、擺放不當、過高失穩會引起砸傷、跌損及電瓶液泄漏 | 意外傷害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33 | 廠區內部行駛車輛及運輸的物料 | 需移動的報廢車或物資在叉移、吊裝、牽引、背拖、超寬超高超長超重等及夜間作業時,可能因機械故障、通道狹窄、光線不足、操作失誤、力量差異、慣性沖擊等原因導致失穩傾翻、碰撞他人、磕碰物品、機械傷害、墜落及其他不確定風險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34 | 承運車輛爆胎、剎車失靈等故障導致的風險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35 | 駕駛人員疲勞駕駛、超速行駛、駐停不穩、舉升過高等操作失誤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36 | 存儲停放及堆廠 | 區域零亂、擺放無序、堆積過高、貨架失修、倒放側放等會造成堵塞通道、物料塌落、雜亂無章等問題,易引發意外和火災發生。 | 意外傷亡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一般風險 | ||
37 | 報廢汽車拆解 | 1、在預處理車間使用專用工具排空存留在車內的廢液,并使用專用容器分類回收。 2、 用專門設備回收汽車空調制冷劑。 3、 拆除油箱和燃料罐。 4、 拆除機油濾清器。 5、直接引爆安全氣囊或者拆除安全氣囊組件后引爆。 6、 拆除催化系統(催化轉化器、SCR選擇性催化系統、DPF柴油尾氣顆粒捕捉器等) 7、 拆除玻璃。 8、拆除消聲器、轉向鎖總成、停車裝置、倒車雷達及電子控制模塊。 9、 拆除車輪并拆下輪胎。 10、拆除能有效回收的含金屬銅、鋁、鎂的部件。 11、 拆除能有效回收的大型塑料件(保險杠、儀表板、液體容器等)。 12、 拆除橡膠制品部件。 13、拆解有關總成和其他零部件。 14、廢鋼深加工處理(如破碎)。 15、與該作業過程相似的如回用件拆卸銷售可參照該項。 16、與該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機械設備、車輛工具等相似的可參照該項。 (說明:以上作業順序和內容以回收拆解技術規范具體要求為準。) | 油液排放作業 | 被作業車輛挑高、移動及放置時因操作不當、駕駛不熟練、放置失衡、超重、懸空等引發墜落、側翻、拍壓等各種意外及油液泄漏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38 | 舉升平臺等電氣化專業設備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人員操作失誤、漏電等引起意外 | 觸電事故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39 | 貨架、地溝或其它靜態作業平臺檢修不及時、超重、傾斜、失衡、操作失誤等原因引起墜落、側翻、拍壓等意外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0 | 戳孔鑿孔設備、抽油機、放油機、接油機等設備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操作失誤、漏電等引起意外 | 觸電事故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1 | 抽取油液時,因明火、靜電等原因引發火災等 |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42 | 油液存儲容器放置不當、破損泄漏造成環境污染 |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3 | 暫存油液區轉運不及時,因明火、靜電等原因引發火災等 |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44 | 低姿作業、縱深作業或使用其它工具時磕碰、頂撞、刮蹭等意外傷害。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5 | 油液排空作業不徹底,殘存跑冒滴漏等引起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 | 火災隱患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6 | 極少車輛自帶、攜帶液化氣罐,殘存少量易燃易爆、有害?;房赡軐е禄馂?、爆炸、中毒等事故。 | 火災隱患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47 | 輪胎拆除作業 | 起重設備、氣動工具等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人員操作失誤等引起意外傷害 | 意外傷亡 | 3 | 6 | 3 | 54 | 低風險 | ||
48 | 拆除后的輪胎失衡、操作失誤等引起砸傷等意外傷害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49 | 圈胎分離時設備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操作失誤等引起擠壓傷害、輪圈砸傷、觸電等事故 | 意外傷亡 觸電事故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0 | 拆除分離后的輪胎、圈鍋擺放無序、過高、失衡、清理轉移不及時會引起傾倒、砸傷等事故。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1 | 氟利昂回收作業 | 未使用專業設備和收集容器、設備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儀表損壞等會引起意外傷害和環境污染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3 | 6 | 3 | 54 | 低風險 | ||
52 | 未經培訓作業、不規范使用回收裝置、密閉環境回收冷酶、回收罐過量充注、回收過程泄漏、未做好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作業等易引起刺激性傷害、爆炸等意外。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3 | 6 | 5 | 90 | 一般風險 | |||
53 | 動力拆除、輔件拆除作業 | 被作業車輛挑高、移動及放置時因操作不當、駕駛不熟練、放置失衡、超重、懸空等引發墜落、側翻、拍壓等各種意外及油液泄漏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4 | 翻轉平臺、吊裝設備等專業設備工具平臺突發故障、保養檢修不及時、人員操作失誤、漏電等引起意外 | 意外傷亡 觸電事故 | 5 | 6 | 3 | 90 | 一般風險 | |||
55 | 氣動工具、等離子切割或氧割、手持液壓剪、移動吊鉤等輔助工具使用不當引起砸傷、氣壓沖擊、觸電、灼傷、火災等意外 | 意外傷亡 火災隱患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6 | 車輛物理結構了解模糊、拆卸順序混亂、固定支點不清晰、吊裝失誤、操作失誤等會引起墜落、砸傷、拍壓等意外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7 | 未按規定對電子電器電路板等進行分撿分類,造成環境污染隱患 | 環境影響 | 3 | 6 | 3 | 54 | 低風險 | |||
58 | 安全氣囊拆除和引爆作業 | 未按規定拆除并引爆安全氣囊留下安全隱患,違反環保危廢處置要求 | 意外傷害 環境影響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59 | 未經培訓作業、未使用專用工具不規范暴力拆除作業、未做好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作業等易引起炸傷等意外。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0 | 未使用專用設備引爆作業、未經培訓引爆作業、未按操作規程引爆作業、未做好相應勞動保護措施引爆作業等易引起炸傷等意外。 | 意外傷害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1 | 內飾及其它拆除作業 | 使用利器、鈍器、杠桿及其它工具時可能會造成劃傷、砸傷、擊傷、扎傷等意外 | 意外傷害 | 3 | 6 | 3 | 54 | 一般風險 | ||
62 | 叉車作業 | 未正常保養檢修、剎車失靈、液壓鏈條等設備故障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3 | 駕駛人員無證作業、疲勞駕駛、違章行駛等操作失誤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4 | 裝載作業過程中超重超寬超長超高經驗性改裝等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5 | 作業移動過程中磕碰、撞擊、刮蹭、超速、視線盲區等造成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6 | 大力剪、抓鋼機、鏟車作業 | 未正常保養檢修、剎車失靈、液壓系統、輪胎履帶等設備故障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7 | 駕駛人員無證作業、疲勞駕駛、違章行駛等操作失誤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8 | 作業過程中超重超寬超長超高非專業改裝等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69 | 作業過程中遇到極少不明壓力、易燃爆?;反鎯θ萜鞯炔簧骷羝?、抓破、壓破等引發意外傷害、火災事故或泄露 | 意外傷亡 環境影響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70 | 移動過程中磕碰、撞擊、刮蹭、超速、碾壓、視線盲區等造成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71 | 作業半徑內、視覺盲區內、大臂下、剪刀下、車尾部有障礙物、流動人員、移動物體等引發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72 | 剪切機、破碎線作業 | 未正常保養檢修、液壓系統、電路老化破損等設備原因導致的觸電事故或意外傷害 | 意外傷亡 觸電事故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73 | 操作使用人員無培訓作業、疲勞作業、違章作業等操作失誤導致的事故或意外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74 | 極少不明壓力容器、易燃爆?;鎯θ萜鞑簧鬟M入作業倉,引起意外傷害、火災事故或泄漏 | 意外傷害 火災隱患 環境影響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75 | 碾壓、輸送、掉落等作業過程中,動能及勢能造成金屬碎屑無序飛落導致的意外傷害 | 意外傷亡 | 6 | 6 | 3 | 108 | 一般風險 | |||
76 | 破碎物料混亂、防塵措施未安裝使用、空間密閉等可能會引起粉塵爆炸 |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
77 | 附屬的環保除塵裝置未及時清理會引發火災意外 | 火災隱患 | 6 | 6 | 5 | 180 | 較大風險 |
30 | 車輛稱重后及時摘除電瓶,并按環保要求及時入庫貯存并定期轉移。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31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不得蠻橫作業暴力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32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嚴格按規定區域整齊擺放,搬運擺放時注意安全,嚴禁超高失衡雜亂堆放。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3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夜間作業時要有燈光照明。4、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4 | 1、定期保養維護車輛。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使用前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再行使用。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5 | 1、精神狀態不佳杜絕駕駛作業。2、駐停后及時檢查并制動。3、不極限超限作業。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廠區內限速行駛并張貼標志。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6 | 1、功能區域劃分清楚,標志明顯,2、物品停放堆廠嚴格按要求碼放整齊,不超高不零亂,3、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確保要暢通無阻,4、每天巡視檢查,發現隱患立即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7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8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停止作業并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39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0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停止作業并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1 | 1、工作間內嚴禁煙火,2、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42 | 1、存儲容器每天檢查,發現破損立即更換,2、嚴格按規定區域存儲,嚴禁亂停亂放。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3 | 1、工作間內嚴禁明煙火,2、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暫存油液每天轉運入庫。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44 | 1、起立時注意觀察,提高安全意識,2、正確使用設備工具,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5 | 1、按照拆解技術規范要求,油液排空率不低于90%,2、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程序、作業標準作業,加強安全責任意識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6 | 1、充分詳細了解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2、嚴格按對應的正確處置方式進行無害化妥善處理。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接收流程、應急預案。2、不清楚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時嚴禁作業。3、設置危險源告知牌。4、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應急處置措施和方案。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47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48 | 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程序、作業標準作業,加強安全責任意識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49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0 | 1、功能區域劃分清楚,標志明顯,2、物品停放堆廠嚴格按要求碼放整齊,不超高不零亂,3、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程序、作業標準作業,加強安全責任意識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1 | 1、必須使用專業的設備和專用的容器。2、嚴格按保養手冊定期檢修。3、發現設備故障停止使用及時修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處置 | 班組級 | 班組主管 |
52 | 1、作業人員均需經過正式培訓。2、作業區域嚴格按要求建設,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正確操作設備設施。4、做好勞動保護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3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不違章指揮、不違法作業。3、設置警示告知標識。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處置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4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5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不違章指揮、不違法作業。3、設置警示告知標識。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互助自救并火災報警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6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7 | 嚴格按拆解技術規范要求和環保要求分類,不亂棄亂丟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班組級 | 班組主管 |
58 | 嚴格按要求拆除安全氣囊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59 | 1、作業人員均需經過正式培訓。2、必須使用專用的設備工具,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正確操作設備設施。4、做好勞動保護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0 | 1、作業人員均需經過正式培訓。2、必須使用專用的設備工具,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正確操作設備設施。5、做好勞動保護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1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62 | 1、定期保養維護車輛。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使用前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再行使用。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3 | 1、作業人員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并如期審核,2、精神狀態不佳杜絕駕駛作業。3、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廠區內限速行駛并張貼標志。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4 | 1、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2、杜絕極限超限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5 | 1、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3、杜絕極限超限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6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7 | 1、作業人員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并如期審核,2、精神狀態不佳杜絕駕駛作業。3、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8 | 1、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2、杜絕極限超限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69 | 1、充分詳細了解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2、不明物體嚴禁暴力非法作業,3、作業人員做好勞動保護并保持安全距離。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如有泄漏,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處置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70 | 1、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2、杜絕極限超限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71 | 1、嚴格按操作規程謹慎作業,小心駕駛。2、杜絕極限超限作業。3、作業半徑內嚴禁有流動人員。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72 | 1、定期保養維護各種設備。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4、安裝電氣火災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告警及時處理。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73 | 1、操作人員均需培訓后才能上崗,2、精神狀態不佳嚴禁上崗操作。3、嚴格按操作規程和作業程序作業。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74 | 1、充分詳細了解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2、不明物體嚴禁暴力非法作業,3、作業人員做好勞動保護并保持安全距離。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自救。2、迅速啟動應急預案。3、提倡自身安全能保障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75 | 1、作業期間車間內嚴禁閑散人員進入,2、進入車間必須佩帶勞動防護用具。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立即救治,嚴重時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76 | 1、嚴格按環保要求安裝并在作業期間啟動對應設備。2、車間通風達到對應要求。3、作業期間嚴禁閑散人員進入。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全員自救并火災報警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77 | 1、嚴格按設備保養手冊定期檢修保養設備。2、低資易耗品每天檢查,飽和后立即清理更換。 | 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危險源告知牌,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發現火情立即啟動消防預案,全員自救并火災報警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