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管控措施 |
管控等級 |
責任人 |
工程技術 |
管理措施 |
培訓教育 |
個體防護 |
應急處置 |
1 |
|
1、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做知法守法公民。2、非公原因不在易突發事件場所逗留圍觀。3、使用公共設施注意安全。 |
1、每月部門至少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2、了解并熟悉公共場所突發事故的特點,掌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措施。 |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2 |
3 |
4 |
5 |
|
1、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做知法守法公民。2、非公原因不在易突發事件場所逗留圍觀。3、使用公共設施注意安全。 |
1、每月部門至少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2、了解并熟悉公共場所突發事故的特點,掌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措施。 |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6 |
7 |
8 |
1、定期保養維護車輛。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隨車攜帶滅火器。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使用前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再行使用。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9 |
|
1、精神狀態不佳杜絕自駕交通工具。2、新司機上路時可由老司機陪同。3、不遵守交規產生的違章責任由個人承擔。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0 |
|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自身安全能保障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1 |
1、充分詳細了解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2、督促車主單位對殘存的極少數量的危害物品,嚴格按對應的處置方式進行最小化無害處理。3、在移動運輸過程中懸掛警示標志。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接收流程、應急預案。2、不清楚物品特性和殘存數量時嚴禁回收。3、督促車主單位嚴格按對應的處置方式進行最小化無害化處理。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應急處置措施和方案。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1、遭遇突發事件要保持冷靜,積極互助自救。2、迅速拔打對應的報警電話。3、提倡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積極求助他人。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12 |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約束條款。2、擬報廢車輛嚴禁駕駛,一律拖運。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和制度學習,強化安全責任意識。 |
|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13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使用和操作。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在移動過程中懸掛警示標志。4、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不違章指揮、不違法作業。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和制度學習,強化安全責任意識。 |
為作業人員定期按照國家、行業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公司級 |
安全負責人 分管領導 部門負責人 崗位責任人 |
14 |
1、定期保養維護車輛。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3、隨車攜帶滅火器。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使用前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再行使用。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5 |
|
1、精神狀態不佳杜絕自駕交通工具。2、新司機上路時可由老司機陪同。3、不遵守交規產生的違章責任由個人承擔。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16 |
|
|
1、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2、了解并掌握交通意外處置措施。 |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7 |
在指定區域停放后,熄火靜置或打開引擎蓋散熱。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遇燙傷及時用冷水沖洗,情況嚴重者送醫院。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8 |
檢查車輛是否有油液泄漏 |
嚴格按拆解技術規范要求落實檢查制度。 |
定期組織對行業內法規進行學習教育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嚴格按環保應急預案要求對泄漏液體收集并處置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19 |
打開引擎蓋后及時檢查,如有損壞使用其它代用物品支撐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0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作業位置精準,不暴力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1 |
起立時注意觀察,提高安全意識。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2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23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不得蠻橫作業暴力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4 |
車輛停放后要及時檢查,確保停放地勢平穩并采取措施防止溜車滑行。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
發現溜車滑行應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提醒周邊人員,如有人員傷害及時救治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25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不得蠻橫作業暴力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
26 |
1、確保使用的設備工具車輛狀況良好,并正確操作使用。2、作業人員佩帶勞動保護用品,保持安全距離。3、夜間作業時要有燈光照明。4、確保無誤后再行作業。 |
1、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不違章指揮、不違法作業。3、設置警示告知標識。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7 |
1、定期保養維護車輛。2、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理。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車輛維護保養管理制度。3、使用前例行檢查,確保無誤再行使用。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8 |
1、精神狀態不佳杜絕駕駛作業。2、駐停后及時檢查并制動。3、不極限作業。 |
1、建立健全車輛使用管理制度。2、廠區內限速行駛并張貼標志。 |
每月組織一次相關內容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部門級 |
部門負責人崗位責任人 |
29 |
正確使用設備工具,不蠻橫作業暴力作業。 |
制定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告知 |
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嚴禁違章作業。 |
定期按相關要求發放勞動操作防護用品用具并監督佩戴、使用。 |
如有人員傷害應立即救治,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
崗位級 |
崗位責任人 |